让家长心急如焚的鹅口疮,竟是这么回事

来源:本站
阅读量:396
时间:2023-11-25

鹅口疮

《钟主任说育儿》

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或者小婴儿,它潜藏在口腔中,容易和奶渍混在一起,让家长难以分辨,甚至误以为是“舌苔厚”。鹅口疮早期症状不明显,通常不易察觉,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,病情加重就麻烦了。

鹅口疮发作期孩子喝奶、进食的时候会感到疼痛,喂奶疼得哭,不喂奶又饿得哭,让家长心急如焚。而且,如果首次发作时没有规范处理,或者平时没有做好预防,鹅口疮还有可能反复发作,影响宝宝进食和发育。

小儿鹅口疮

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有听说过“鹅口疮”,但可能并不知道这种病究竟是怎么回事。今天就重点给大家讲讲怎么及时发现孩子的鹅口疮,如何规范治疗和有效预防。

什么是鹅口疮?

鹅口疮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口腔和咽喉部感染,假丝酵母菌属于真菌的一种类型。

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发生鹅口疮。

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是最容易患鹅口疮的人群。使用抗生素或雾化激素的儿童也容易发生鹅口疮。

鹅口疮有什么表现?

家长会无意中发现宝宝嘴巴有白色的膜状物,和奶渍很像,但不同的是,白膜不容易被擦拭掉,擦拭甚至可能会引起出血。

白膜可能出现在孩子嘴唇内侧、牙龈、口腔两侧的峡粘膜、舌头或者咽喉后方。

鹅口疮有什么表现?

患有鹅口疮的孩子会有:口腔灼热、疼痛不适、发红,导致孩子出现进食和吞咽困难、口水增多、哭闹激惹的表现。

大孩子和成人可能会描述为味觉丧失、口腔中有含着棉花的感觉。

孩子为什么会得鹅口疮?

鹅口疮是一种真菌感染,最常见的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。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口腔中都天然存在着白色念珠菌,但一般不会发病,因为口腔上皮及唾液可保护口腔不受白色念珠菌侵犯,同时口腔中还有数百种微生物,白色念珠菌若要出来“作威作福”,也需要先“战胜”它们。

但是,当口腔粘膜受损或免疫力受抑制,那么念珠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。孩子免疫力不完善(尤其是新生儿),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招。此外,老年人或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群也容易得鹅口疮。

孩子为什么会得鹅口疮?

关于鹅口疮的小疑问

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可经产道感染念珠菌;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、饮水、食物等方式传播。

能治愈吗?

通过药物治疗,大多数可以治愈。

会复发吗?

可能复发。

会遗传吗?

不会。

会传染吗?

在大多数情况下,鹅口疮没有传染性,但可能传播给高风险人群。

鹅口疮有并发症吗?

鹅口疮通常不会给健康儿童带来并发症,但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真菌感染。

宝宝有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?

拒食、吞咽困难;呼吸困难;口腔内一个或多个白色斑点或斑片;咽喉疼痛或哽噎感;吞咽困难、疼痛;小儿出现烦躁不安、哭闹、拒食;持续发热、乏力。

鹅口疮如何治疗和预防?

鹅口疮的治疗

治疗鹅口疮包括两部分:用药+预防再感染。

最常见的药物是制霉菌素,一般医院会制成混悬液,或医生指导家长将片剂研磨之后制成混悬剂,涂到孩子口腔患处,一般需要连续使用7-14天。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医嘱给孩子使用药物,不要随意停药。用药后不要立即进食,延长药物在口腔的停留时间,一般一两周就有明显的改善。

有的孩子两周之后症状还是未能改善,那么可能是期间发生了“再感染”,因为鹅口疮的孩子在进食或玩耍的时候,口腔中的白色念珠菌带到了乳头上、奶瓶上、安抚奶嘴等地方,再次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,则容易重复感染。

鹅口疮的治疗

鹅口疮的预防

孩子一旦得了鹅口疮,三五天是搞不定的。不想孩子遭这份罪,就好做好下面这些预防工作:

①保持口腔清洁。注意奶嘴、牙胶等宝宝手口接触的物品的清洁。

②如果孕期发现有霉菌性阴道炎,哺乳期发现有乳头真菌感染应及时治疗。

③勤换尿布、勤洗手、每次换尿布前后家长都应该认真洗手。

④不滥用抗生素。

⑤家庭里保持清洁,但不需要过度消毒。

钟主任提醒

家长们,小宝宝总是难带一些,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大病小病。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焦急,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武装自己,一切都会顺利过去的。如果有疑问,欢迎咨询钟主任。